[討論]海航應該加入哪家航空聯盟?
HU的理念和CX確實相差很大,HU的服務遠不及CX,但是CA的服務還不如HU,這麼說來CA豈不是差CX更遠
CX何以能保持高端服務和先進理念,爭取如此之多的商務客流,這和太古集團的公司文化分不開。倘若把國泰交給CA,那我保證,服務質量準會大幅度下降,常旅客大量流失
國(和諧)有(和諧)企業的最大弊端在於員工動力性嚴重缺失,員工總是想著做不好反正都有收入,損失也是Country損失,和我沒多大關係因為這種可怕的理念 所以導致了現在看到的很多私營企業的蒸蒸日上
國有三大航的虧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但是這三大航虧損了,員工卻不用發愁想想這背後的原因吧有很多事情在這裡不好說,不過大家都明白世界上有很多通用的規律,在咱天朝是不適用的在很多方面,咱天朝都要分開來討論
26L你瞭解香港人太少了
呵呵,有關香港人對大陸的看法,咱就不多討論了,這也偏政治話題了.
對于航空公司來說,管理層,航線網絡,還有服務,您覺得哪個更重要?對于旅客來說,似乎服務就是第一位.沒錯,服務是很重要,但試想沒有管理層(包括股東)的遠見,完善的航線網絡,服務再好,也逃不過被人收購或倒閉的場面.君不見OASIS的悲慘下場,還有KA,服務絕對一流,但還不是直接被收購...所以,服務并不是一個決定因素讓各家航空公司有天壤之別.更何況,在大陸各家航空公司都是五十步笑百步,誰的服務都好不到那里去(據說HU在SKYTRAX的評比中,打聽到了某位委員要坐它的航班,然后在該航班上大做文章...).
CX看中CA的,正是管理層的遠見和其龐大的國內國際網絡.不要嘲笑三大航空如何如何,如果大陸的高層下決心辦好事,那是誰也擋不住的.服務質量不是朝夕之功,但只要方向正確,有CX這樣的高手指點,達到一定的程度并非困難.相反,HU的管理層根本不是用心在航空主業,也沒有CA這樣深厚的背景和網絡,讓CX如何看的上呢?
CA已經穩扎穩打的和CX合作,派遣管理干部前往CX學習,很多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系統甚至是直接照著CX學的,以此發展下去,哪天真的CA/CX合并成一個類似AF/KLM的超級承運人,也不是癡人說夢.就象改革開放的初期,歐美國家看我們中國根本不入流,現在爭先恐后要封中國為救世主,這世界發展的這么快,港人對此有所憂慮的話,也真的是杞人憂天咯.
隨便說幾句。
看了樓上這么多帖子,很是受用。其實我想說的可能跟brian的表達類似。CX跟CA的合作,絕不僅僅是基于航空運輸層面,當然,CA看上CX,也正是預見到CX對以后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。至于CA跟CX日后到底會發展為何種合作方式,不太好預見。但畢竟作為很“港”的CX,一定是CA勢要拿下的一步棋。(話有點重,領會精神。呵呵。)年初CA跟CX的貨運合作,表面看好像是CX16.7億入股國貨航,拿到49%的股權,其實呢?只不過是CA布局的一種方式罷了。還有一個消息,25號,也就是今天,太古集團聯合旗下的國泰、太古航空、太古財務以及中信泰富出售所持有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(香港空運貨站)及HACTL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 (HIHL)的40%的權益。當然,權益購買者包括了怡和、九龍倉、Mosgen Limited,還有中國航空集團,其實就是CA的頭。雖然出售空運貨站是為了給香港機場新建空運貨站籌集資金,但不難看出,CA的腳步,著實跟的很緊。尤其是CX還要在明年初逐步接手10架747-8的全新波音貨機,可見CX對于與CA的貨運合作還是很下功夫的。至于里面提到的中信泰富,也不過是中信集團在港布的一個旗子而已。至于中信,我就不多說了,國內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。
說了這么多看似無關的股權出售,其實無非是想說,CA對于與CX的合作,絕對是有步驟、有策略的進行。而這策略,其實就是管理層所更在意的。
再說回到HU。對HU的印象,還是很不錯的,它的服務在國內的航空公司來說,算是上乘。只不過,往國際上一擺,差距就出來了。所以海航現在的發展,基本就是在靠所謂的與地方合作、其實就是賣掉旗下航空公司以獲得擴張。這是條路子,但決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再加上不務正業,所以海航的路,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環境復雜的市場,艱辛啊。
最后天真地來一句,HU努力進入OW,讓我的金鵬里程也有機會享受到聯盟航空公司的優質待遇。呵呵。
?